以動者尚其變
變,卦中爻畫的剛柔變化,指我們行動時要仿效《易》中 的剛柔變化,以趨吉避凶。《周易正義》程頤注:“謂聖人有所 興動營為,故法其陰陽變化,變有吉凶,聖人之動,取吉不取 凶也。”他認為人的行動,應該順應事物變化之規律,以動者尚 其變化,順其變化而動乃合道也。
天地之間萬事萬物只要一動就會有變,因為宇宙本身就是 一直在不停的運動中。只要一動就有變化,以動者尚其變。所 以我們要隨時知其動,觀其變,把握動變的形勢,明其陰陽剛 柔之進退,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以做到趨吉避凶。人要能做到“動靜不失其時”,便能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。
《易經》強調“變”,有一個基本原則,即動靜不失其時, 與時偕行。如《賁卦•象辭》說:“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。” 《觀卦•象辭》說“觀天之神道,而四時不忒。”《豫卦•彖辭》 說:“天地以順動,故日月不過,而四時不忒。”《易經》強調動 而要明時,明時的H的則在於讓人們依時而動,依時而行,時 止則止,時動則動,動靜不失其時。“時行”就是依時而行動。 既然一切時間之中,誰都無法遊離於時間之外,那麼,要想在 時間之流中有所進取,就必須順時而動。
現代有人指出,人與時的關係是:主體與客體的關係,行 為與環境的關係,主觀能動性與客觀必然性的關係。順時而動, 必獲吉利,逆時而行將導致災難,主體行為是否正當,並不完 全決定於主體行為本身,而主要決定於是否適應環境的需要。 因此,動行之時,還不僅僅是指年、月、時,而是與此年、月、日、時相關的及與主體相關的一切因緣的總和。這就是人 們通常所謂的“時機” 一詞的真正含義。
由此,順應形勢的變化而採取行動,才能把握機遇,才能有所成就。
三國時期,最不為人稱道的是曹操,謂之曰“奸雄”。然孰知“奸雄”曹操背後的深謀遠慮。他是經觀其形勢之動者尚其 變,苦心經營,方位極人臣。漢帝無能,天下離亂,此時不起, 等待何時?大好機遇,正待行而動手把握,普操不失時機動之 且“挾天子以令諸侯”,佔盡天時地利,捕獲到大好機遇。因為 曹操敢於出f把握時機,才圓了他一世英雄夢,以動者尚其變, 見機而握,成大業之所需也。
可嘆人間機遇多多,若是不知“以動者尚其變”,機遇再 好,留下的也只是許多的遺恨!想當初蔣介石也欲稱一把英雄, 但卻+ “以動者尚其變”,不知國恥民欲,不知民心向背,不尚 觀大局之變,終成遺憾萬年。
以動者尚其變,以《易》的理來考慮自己如何行動,通過 形勢發展的自然法則,來調整自己的變,使之因應得宜而無差錯。
機遇者,人皆可遇,論把握,還需真雄。機遇錯過,還會 有機遇,但是若不想把握,任多少機遇付之東流。坐等機遇是 不可能的,而积極地去追求,以動者尚其變,時刻去把握他, 他就是你的,成功就是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