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

精氣為物 遊魂為變 是故 知鬼神之情狀

掃碼手機瀏覽

熱門測算

  精氣為物 遊魂為變 是故 知鬼神之情狀

  精氣凝聚成為物形,魂體游散造成變化,就能知曉鬼神的 情實和狀態。“精氣為物”,言物之成形成體,是可見的,也就 是物之聚,精氣,陰陽凝聚之氣,古人認為是生命賴以存在的 因素。“遊魂為變”,言物之有變化,是不可見的,也就是物之 散,遊魂、魂氣游散所生的變異。

  學通了《易經》也就明白“精氣、遊魂、鬼神”是什麼了。 我們生命中有三樣東西,宇宙也有這三樣東西,叫精、氣、神。 我們常常講精神,究竟什麼是精神?是精力旺盛!如果說吃飽喝足就是有精神的話,這是唯物的,但是精的問題不是物質的。 物和物理以及物質所代表的意義不同,不能混為一談。所以精 氣不是物質的,也不是物理的,當然更不是指男性身體里的精 液。

  臂如說這個人的精神很旺盛!這是抽象的,可是他代表了 一個形態。精、氣、神這三個東西因為都是抽象的,所以很難 解釋,如用現代的說法來表達,吋以說成是光、熱、力。神就 是光;氣就是力;精就是熱。犹如我們生活屮的日光、空氣和 水一樣,離開了這些,就是死的東西f。以現代的話來說,精 等於能,生命的能;至於氣,古人把氣字寫成“炁”,道家稱之 為無火是氣,火代表陽,精與氣是一陰一陽,具體為陰,無體 為陽,陰陽結合成物。以現代科學名詞說的聲、光、電、化, 以及植物、泥土等等,都是有生無命的。命是有靈性、有感情、 有思想的,有感覺的是命。生命是生與命兩種東西的結合,精 氣為物是生而不是命。所以孔子說精氣為物,意思是說構成活 物質的東西,是由精氣凝結而來的。

  遊魂就是神,我們活着就是神,死了就成了魂,所以也叫 靈魂。這個靈魂,也存在活着的生命里。精氣所構成的這個生 命,就變成了神,精氣凝結是物理的世界,精神世界是“遊魂 為變”,神變成了遊魂。所以說,死後這個神就變成了遊魂。

  所謂“鬼神”,何為鬼神?對六合之外的所謂鬼神,但絕非 起現實的主宰。天地之間,萬物都處在永遠不停息的聚散存亡 的運動變化之中,這個運動變化是人類難以把握、難以測知的, 故稱之為鬼神。依常人的觀點,鬼神圮沒有形狀的,itn孔子在 《易•繫辭》里以為鬼神有形狀,W為孔子所說的鬼神沒有那麼 神秘,不過是天地間萬事萬物的聚散存亡的過程而已。亦即古人所謂的造化之跡,陰陽二氣之良能。

  世上到底有沒有鬼神?這是一個相當麻煩的問題。要想解 釋這個問題,必須要弄清鬼神二字的意義是什麼?孔子對鬼神 的觀點和態度是怎樣的?

  什麼叫鬼?古人的解釋很明白。《說文》說:“人所歸為鬼。 從人像鬼頭,陰氣賊害。”什麼叫歸?《爾雅•釋訓》曰:“古者 謂死人為歸人。”《禮記•祭法》說:“人死曰鬼。”古人把人從 世間歸去,即死去,說成是“鬼”。鬼之“歸”也,眾生必死, 死必歸(田)土,歸之為鬼。我們來看這個“鬼”字的構造, 鬼中間這個“田”字很重要,田就是田地,鬼是向下走的,是 一個怪形的“人”字在往田下走,還有一個A (A,音即私、 死)字。田字出頭是由,上下出頭便叫申,雷、電、鬼、神都 是由田字來的。甲骨文鬼字的象形,是臉上蓋着個東西的屍體。 鬼字可謂表現出古人對死亡的質樸的思想,這大約是鬼字的原意義吧。

  代科學醫學說的這個“力”又是什麼呢?

  孔子在《繫辭》和《說卦》中使用了六個神字,就主要的 來看,他的意義和“鬼神”有些不同,但有內在聯繫。鬼神所 指是天地功能,也就是陰陽二氣的功能。神字只是這一切功能 的運行、顯現、發揮,乃至效果。在《易經》的本質上,孔子 所提示的這個神字具有關鍵的作用。不切實把握這個神字的奧 義,就不能徹底領悟《易經》的內涵。我們知道“《易》以道 陰陽”,陰陽是《易》的核心,《易》是陰陽的體現。總體來 說,《易》就是體現陰陽二氣運行的規律、功效和情狀的。分別 來說,則形成三個側面:一是一陰一陽之謂“道”;二是生生之 謂“易”;三是陰陽不測之謂“神”。

  第一所說的道,就是規律,人必須循道而行,必須依規律 行事,所以古人說的道字表達規律。一陰一陽的相反相成和互 相轉化,是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,而《易經》正是講這個根本 規律的。所謂《易》者陰陽之道,卦者陰陽之物,爻者陰陽之 動。陰陽之道是《易經》的靈魂。這是從規律的側面談《易 經》。

  第二是說一陰一陽這個對立面統一的規律運行,“陽極生 陰,陰極生陽,一消一息,轉易相生,故謂之《易》”。可見 《易》之所以叫做《易》,是源於陰陽之生生不已的動能。換言 之,陰陽之道的生生不已的功能顯現出來,就構成《易經》的 內容。從陰陽之道功能的側面講,《易》就是生生不已的別名。

  第三是講陰陽之道變化的側面。陰陽互為其根,互交互變, 變化之極,妙不可測。變化無窮,無影無形。陰陽之道運動演 變的這種情況,令人感到玄妙之極,無以名之,遂名之曰神。

  所以孔子說:“知變化之道者,其知神之所為乎!”變化之道就是變化的規律,《易》是講變化之道的,而這個變化是玄妙 莫測,如同神靈似的。就這個意義來說,《易》的活動就是神的 活動。也無妨說《易》就是神,神就是《易》。那麼,如若通曉 《易》所顯現的變化之道,便可明了陰陽變化莫測的道理及其作 用。歸根結底,也就是說,神是《易》的表現,《易》與神為一 體,兩者都是玄妙難知的東西。


閱讀全文
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