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 與天地准 故能彌綸天地之道
《易經》的象徵與天地相準擬,所以能普遍包涵天地間的道 理。這一章孔子從宏觀的角度論述《易經》這部偉大著作的思 想廣度和深度,以及哲學意義。《易經》在中W文化的地位,南 懷瑾先生稱其是:“經典中的經典,學問中的學問,哲學中的哲 學。”他說:“《易經》中有最高最高的思想,四書五經一切中 華文化思想,都來自《易經》。”
“易與天地准”的意思就是《易經》這部書與天地一齊,換 言之,《易經》這部書是依照天地的法則作成,是天地的蓽本, 故“能彌綸天地之道”。
孔子在這裏說《易經》的文化思想是宇宙的大法則,是宇 宙的什麼標準?《周易》這部書的學問法則,是宇宙萬事萬物一 切學問的標準,“易與天地准”。不論人事、物理、一切的一切 都以此為法則,通俗點說,無論化學的、物理的、數學的,也 無論自然科學、人文科學,也不管軍事、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 文學、藝術等等,都離不開這個法則。
天地之準是宇宙間最高的標準,最高的邏輯,“故能彌綸天 地之道”,“彌”就是畫一個圓圈,閔為圓周形無所不包。“論” 就是在這個圓的外面再有橫有豎地把他纏繞起來。宇宙間萬事 萬物的法則都在這個“彌綸”的範圍之中了。
我們的祖先両八卦,創造《易經》的哲學,他是幻想而來 的嗎?不是的,他是科學的,是經過科學實驗程序的;是“仰 以觀於天文,俯以察於地理”而研究發明的。我們的祖先觀察 天文,經過幾百萬年,累積起來成為《易經》法則。在中國古代社會裡,最準確的就是天文現象的變化。堯、舜、禹等改朝 換代時都要講究天象變化,到了漢朝就更是講究了,叫做“讖 緯之學”,也叫“圖讖之學”,就是用五運推出來的預言,某個 時代要變了,所謂以火德王,以水德王,以金德王等等。每個 朝代根據五運(現在的中醫一直在延用幾千年傳下來的“五運 六氣”來診斷疾病。五運指水、木、火、土、金五種不同輪換 的年份,六氣指含寒、熱、風、濕、暑(火)、燥六種不同的氣 候)的變化,3朝制服的顏色也要更改。殷商時尚黑,禮服是 黑色,黑色代表水;如我們現代穿白色為孝服,在夏朝時尚白, 白衣服就是禮服。天象到了某一個時候一定要變,朝代也一定 要變,近代把這種推測叫做預言。現在世界上都流行預言,我 們中國很早對歷代的五運就有“預言”,這就是所謂的“讖緯之 學”,“圖讖之學”。圖讖在中國文化中的影響非常之大,不但古 代如此,將來可能也是一樣,這些都是以“《易》為天地准” 而引出的。
《易經》並非單講大自然的15,而是“講天道以明人事”的 書,是借天言人,天人合一的書。其中天道、地道、人道,必 須以人道為核心。孔子在解釋“復”卦時說:“復其見天地之心 乎。”這個“天地之心”是指什麼?是具體概念、還是比喻?是 願望、是能力?是誰的願望、誰的能力?心為何物?孔子並未 說明。後來古人說法不一,後學者眾說紛紜。如以為是天地的 願望或能力,則“天地之心”應該解釋為天地的願望或能力。 這是依據孔子《文言》中所說的“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”之意 來解釋“天地之心”的。
天地之心為“生”為“動”,所謂天地為“動之端”,“天 地之心動後方見”,是講天地之心表現為動,而非即天地之心。
如孔子《繫辭》所謂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來證明天地之心為生。 “天地之心”,就是天地之間萬事萬物剛柔相摩,陰陽消長的規 律,天地之間無處不在。
陰陽消長盈虛,循環往複無端,這是宇宙的根本大法,是 天地之心,他涵蓋世界一切方面。政治上的--治一亂,一亂一 治;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;政權的一興一衰,一交一替;政治 人物的一起一落,一上一下,等等,都逃不出這一自然的根本 大法。乃至軍事上的勝敗之間,戰和之間,事業h的成功與失 敗之間,甚至心理與感情的喜怒之間、哀樂之間,也都可以看 到天地之心在支配的作用。人者天地之心也,人心即天心,天 人合一。
我們讀《易經》應該像孔子那樣,發現其人事的积極意義。 在事業的經營上乃至生活的處理上,一•方面要像孔子所說的那 樣,存不忘亡,安不忘危,善於持盈保泰而避免走極端,以免 走向反面。另一方面,對待困難與失敗,絕不灰心失望,應該 仿效陷於陰剝之中的陽氣,努力保持元氣,以待“天地之心” 運行的冋轉,養精蓄銳。目光向前,在黑暗中靜候事情的轉機, 期待光明的來臨。應該在苦難中,堅持真理必至的希望,堅信 陰剝盡必轉為陽氣來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