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書之魂——《周易》的本身
西方古代史記載,人類一開始有亞當、夏娃,似乎說的是神治時代,就產生原始的宗教,這種觀點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。中國易學史證明,認識是從客觀實際中來,不是從頭腦中來。《周易·繫辭傳》說:“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法於地,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於是始作八卦。”說明古代先民是從客觀出發才畫出八卦的。卦,從圭,從b,就是土圭以測日影。八卦是太極生兩儀,都是成倍增長,這實際上就是一個“一分為二”的學說。
我國的古代先民在這個問題上是了不起的,一開始就抓住了易學矛盾觀點的本質,抓住了陰陽學說,日月運行,一寒一暑的相互變易,用八卦代表天地、雷風、山澤、水火等宇宙自然物,於是形成陰陽學說。由於八卦概括了宇宙的自然現象,所以形成了宇宙模式,並以畫卦來判陰陽,作為認識自然的工具,如“一”和“——”兩個符號把陰陽表示出來了,所以說易以道陰陽,一陰一陽之謂道。人天論、辯證觀、整體觀就是從這裏出發,因為陰陽可以代表許許多多方面,從天地、水火一直到男女、老少、剛柔,以及中醫的寒熱、虛實、表內、邪正,無不是陰陽的概念。從伏羲狩獵時代,神農開始的農耕社會,到黃帝、堯舜逐步提高了農業生產力,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,才產生了萬物有靈的概念。“夸父追日”的傳說,就是一個測日影以消除誤差的例證和神話的反映。測日影要經過很多春夏秋冬,所以研究易學確實需要從科學性和實踐性中去認真研究。
古代神話通天的傳說,也是在生產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。然後才由量到質的變化,殷墟出土的文物中有用八卦記數的。從八卦到六十四卦是一個記數的符號系統,所以在世界上掀起易學熱絕不是偶然的。易學所以引起人們的興趣,就是它的陰陽學說抓住了事物矛盾的本質,無論天文學、化學元素周期、生物遺傳工程,以至萊布尼茲的數學二進制,愛因斯坦的相對論,都有它的相關性,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易學的啟發,找到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共同規律。就像世界上掀起“孫子兵法”熱一樣,不僅軍政人員學,商人也學,因為把陰陽的辯證方法用在軍事上,其邏輯推理就更為複雜了。如兵法中的謀攻,兩軍對陣,生死攸關,其權謀機智,情況最為複雜,變化多端。孫子兵法中的策略思想,也是非常豐富的。
《周易》也稱《易經》、《易》,歷經三聖,約五千年。伏羲畫卦,即陰陽爻組成的八卦圖,基本含義為自然界八大物類,即代表天、地、水、火、風、雷、山、澤。文王演繹,即把八卦兩兩排列組合,形成六十四卦,並以自身經歷、歷史事件、對未來發展的認識撰寫了卦爻辭。每卦基本上講述的是一個完整的事物,有的兼寓意另一種事物。孔子晚年好《易》,愛不釋手的“韋編三絕”,為《易》撰寫了《彖傳》與《象傳》,孔子的弟子在孔子死後,又根據孔子的講學,編輯了《繫辭傳》。秦漢時的學儒,狗尾續貂地編寫了《文言傳》、《說卦傳》、《序卦傳》、《雜卦傳》,這就是《周易》的全部狀況。
在先秦時期,《易》指“連山”與“歸藏”,純占卜之書,后已失傳。先哲文王,擯棄了夏朝的“連山”,殷朝的“歸藏”,由於其中有巫祝之義,賦予哲理,使“易”脫離巫祝之沼池,這才使《易》有無限的生命力。以示區別,取名《周易》。《周易》是一部偉大的哲學巨著,它講社會講人生,講戰爭講和平,講經營講發展,無所不及。在春秋後期,易學基本上形成兩大流派,一是殷商留傳下來的占卜,發展為玄學;一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哲學。孔子深悟文王《周易》的真諦,乃為《周易》正宗傳承。後人就把《周易》與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春秋》並列為儒家六經,使出身於占卜之書的“易”,成為“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,曲成萬物而不遺”的民族經典。
“天下之數出於理,遠乎理,則入於術。世人以數而入術,故失於理也。”這裏的“數”,指自然之規律,還指漢字筆畫;“理”,指哲理;“術”,邪術。摘自《文明與野蠻》。事實證明,《周易》的思想性、科學性沒有其他書能與其媲美的,它的學術性和哲理性也是亘古未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