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

周易第63卦:水火既濟(既濟卦)坎上離下

掃碼手機瀏覽

熱門測算

周易第63卦:水火既濟(既濟卦)坎上離下

【既濟卦-綜合詳解】

萬事俱備,條件已成、水火相濟而調和。

濟原本是河水的名字,后做為渡河的意思。由此再引申出渡口,救濟、救助、幫助,成功,完成,停止的意思。既字原本為一人跪座在食器旁並轉頭,表達“已經”吃飽,為已經、完成的意思。既濟字義也是指完成渡河,但引申為已經得到濟渡,已經成功,已經完成。意謂陰陽之相交,已經完成。反之,未濟卦就是渡水未能過,未能完成,引申則是陰陽完全不調和。

《雜卦傳》:“既濟,定也。”因既濟卦象已得陰陽之調和,因此說是安定。漢易學者如虞翻(仲翔)以爻變成“既濟定”,荀爽(慈明)陰陽升降亦是以成既濟做為基本理論框架,認為陰陽之變與升降會趨向於形成既濟,因為既濟卦六爻得位,陰陽皆得濟,是卦爻最完美與最穩定的狀態。

歸藏作岑,朱興國認為岑即涔霽,涔為陰雨連綿,霽為雨停放晴,涔霽即忽晴忽雨之意。王家台秦簡作,不得其解。

既濟卦是易經中最完美的一卦,具體來說,它的陽爻都在陽位,陰爻都在陰位,也就是六爻都當位。初九和六四相應、六二和九五相應、九三和上六相應,六爻相應。下卦主爻六二以柔居中當位又承剛,九五君爻剛中當位又乘柔。然而,既濟卦的危險就在於它的過於完美,因為這意味着未來只有走下坡,所以得既濟卦應當有避免或減緩走下坡的防患未然準備。

卦象離火在下而炎上,坎水在上而潤下,也是水火相交相濟之象。內離明而外坎險,也就是明在險前,不可以仗着條件很好就有恃無恐,而應在危險來臨之前就有所思慮與準備,因此《象傳》說:“水在火上,既濟,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”“豫防”即“預防”,意思是說要有防患於未然的憂慮。

既濟卦是繼小過而來,《序卦》:“有過物者必濟,故受之以既濟。”又與未濟是成對的綜卦,也是錯卦,換句話說,兩卦彼此相互顛倒,而每個爻位的陰陽也都相反。易經六十四卦這樣的對卦並不多,除了既濟與未濟之外就只有否與泰,以及隨與蠱、漸與歸妹。

既濟與未濟也是六十四卦中結尾的最後兩卦,而之所以不將既濟排於最後,是因萬物不可窮盡,以既濟為結束則是代表完美句點,也是六十四卦的結束,但實則天道循環,始卒若環,無始無終,所以以未濟為終,代表這不是一個實質的結束,而是另一循環的開始,所以《序卦》說:“物不可窮也,故受之以未濟終焉。”

總體來說,既濟講的是“守成”之道,如何讓最佳狀態保持更久,是既濟卦的挑戰。

【既濟卦-卦辭詳解】

既濟,亨小,利貞,初吉終亂。

《彖》曰:既濟亨,小者亨也。利貞,剛柔正而位當也。初吉,柔得中也,終止則亂,其道窮也。

《象》曰:水在火上,既濟,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

既濟,小亨通,利於貞定。開始為吉,最後會亂。

物極必反,既濟卦為一切事情的條件都到位,完美到無以復加,但緊接着的則是開始情況逐漸走下坡,走到極點則是既濟成未濟,未濟則亂矣。因此說“初吉終亂”。象傳警告要“思患而豫防之”。

“亨小利貞”有兩種讀法,作“亨小,利貞”或“亨,小利貞”。兩者的句型在易經中都不常見。類似者如賁“亨小利有攸往”,遯“亨小利貞”。“小”字一般做為修飾辭之用,除了這幾例之外,在易經中都是放在欲修飾的字辭之前,如巽卦有“小亨,利有攸往”,因此“亨小”雖然語義上也通,但並不是易經中用辭的體例。若以象傳來看,賁卦“賁亨…故小利有攸往”,遯卦“遯亨,遯而亨也…小利貞”,顯然亨後面並不連“小”字,小用以修飾“利”字。但既濟爻辭的《象傳》很曖昧不清:“既濟亨,小者亨也。利貞,剛柔正而位當也。”所以到底是“亨小,利貞”,還是“亨,小利貞”,也不明確,若依《象傳》“小者亨也”來看,或許“亨小利貞”是“小亨,利貞”之誤。

【既濟卦-爻辭詳解】

初九:曳其輪,濡其尾,無咎。

《象》曰:曳其輪,義無咎也。

拉着車輪,沾溼了尾巴,沒有罪咎。

車輪被陷住,無法前進。狐狸的尾巴被水沾濕,使其行動不便。然而由於謹慎小心,不輕舉妄動,所以無咎。六爻上為首,初為尾。

曳,音“業”或“意”,牽引、往後面拉。曳其輪,牽引車輪,形容車子出現問題而無法前進的樣子。濡,音如,沾溼。這裏指的是小狐狸沾濕尾巴。何以知道是小狐狸?未濟卦:“小狐汔濟,濡其尾。”既濟初九和未濟九二都說“曳其輪”,宋衷認為,這是因為陽圓陰方(天圓地方)。

六二:婦喪其茀,勿逐,七日得。

《象》曰:七日得,以中道也。

婦人喪失了飾品,不必去追逐,失物七日自然回來。

婦人,已嫁人者稱作婦。茀,音福,女子的頭飾,或者車子的蓬蓋。婦喪其茀,失去首飾或車子的蓬蓋,所以不能出行。

九三:高宗伐鬼方,三年克之,小人勿用。

《象》曰:三年克之,憊也。

高宗征伐鬼方,要三年才攻下。小人則無法承擔如此之重責大任。

高宗為有才德有能力的殷商君主,征伐鬼方尚且如此困難,如果是一般凡夫俗子,恐怕完全無法勝任。此比喻事情困難,只有有才德的君子,才堪此重任。即使如此,也要多年時間才得以完成。此亦告戒占者,當專心於內務,不要輕易往外征伐為宜。《象》曰:“三年克之,憊也。”征伐之事,是勞民傷財的大工程。

高宗指殷商的中興君主殷王武丁,據《史記》記載,武丁“思復興殷,而未得其佐。三年不言,政事決定於冢宰,以觀國風。”後來夢見一個名叫“說”的聖人,從群臣中卻遍尋不着,於是到民間去尋找,終於找到了傅說。後來“武丁修政行德,天下咸驩,殷道復興。”

六四:繻有衣袽,終日戒。

《象》曰:終日戒,有所疑也。

旅人在外,穿着衣服雖然破舊,但是鬼方還是會來偷竊,因此終日警戒。

此爻是繼九三高宗伐鬼方而來。高宗伐鬼方三年,軍旅在外的人相當勞苦疲憊,衣服都相當破舊。但仍有鬼方來偷襲偷竊,因此必需整日戒備。

“繻有衣袽”有多種不同的解釋,但意思都是要有備而無患。一、依王弼,準備好塞船破洞的綿布,以免船有破洞而沉船。繻作濡,指船漏水。衣袽,舟漏水時可以用來塞漏洞的綿布。二、穿着破舊衣服。虞翻:“袽,敗衣也。”虞翻認為,此爻是繼上爻“伐鬼方三年而來”,在伐鬼方的時候,旅人因為辛勞因此穿着衣服都非常破舊。之所以終日戒,因為鬼方會來偷竊。

九五: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,實受其福。

《象》曰: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時也,實受其福,吉大來也。

《禮記》:子云:“敬則用祭器,故君子不以菲廢禮,不以美沒禮。主人親饋則客祭,主人不親饋則客不祭。故君子苟無禮,雖美不食焉。《易》曰:“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,寔受其福。”《詩》雲:“既醉以酒,既飽以德。”以此示民,民猶爭利而忘義。”

東鄰殺牛很豐盛,但不如西鄰以簡單的禴祭實惠而能受到神的福祐。

東村的人殺牛大肆祭祀,鋪張浪費但不合時宜,反而不如西村的人以最簡單而符合時節的方式祭祀來得實惠。鄭玄認為,東鄰西鄰分別喻指商紂和周文王,因周在西,殷在東。

既濟已經快要終了,此時正是簡約的時候,不當奢侈浪費而鋪張。夏季的祭祀里只要簡單的祭禮就可以得到鬼神的保佑。此亦告戒君子,除謹守簡約之道,凡事都要順應時機,誠心誠意。

禴,音“月”,原本為夏季的祭祀,引申指的是簡便、從簡的祭禮。另有一說認為禴是殷商的春天之祭。

上六:濡其首,厲。

《象》曰:濡其首厲,何可久也。

弄濕了頭,危險。

已到既濟的盡頭,時局將轉為不濟。不知深淵在前,而暴虎馮河,所以有濡首之象。注意有滅頂的危險。

濡為濕的意思,濡其首為弄濕頭。渡水而弄濕頭,此有滅頂之危險,所以說“厲”。

坎為水為濡。例如需卦的需即古濡字,濡象由上之坎而來。六爻中初為尾,上為首。因此初九說濡其尾,上六說濡其首。本文取自易學網。子曰:小人不恥不仁,不畏不義,不見利不勸。不威不懲,小懲而大誡,此小人之福也。

易曰“履校滅趾,無咎”,此之謂也。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,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。


閱讀全文
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