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

《周易》:4類成語,4種為人處世策略!

掃碼手機瀏覽

熱門測算
人際交往
 
 

 

《周易》作為一部指導人生實踐的生活指南,人際交往自然是它所關注的重要內容。 《周易》中涉及人際交往策略的成語主要有“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”“金蘭之友”“懲忿窒慾”“厚德載物”“信及豚魚”“卑以自牧”等。 《周易·繫辭上》有“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; 同心之言,其臭如蘭”之語。 這段話後來形成了兩條成語: 一條是“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”,意思是說兩個人一條心,力量很大,像鋒利的刀劍能斬斷銅鐵; 一條是“金蘭之友”,用來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。 源於《周易·損》“山下有澤,損; 君子以懲忿窒慾”一語的“懲忿窒慾”,意思是克制忿怒,抑止嗜欲。 它強調的是克己、忍讓對於實現和諧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性。 語出《周易·坤》“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”中的“厚德載物”,提倡的是一種寬容精神,它要求一個人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,像大地承載萬物、生長萬物那樣,在為人處世方面心胸開闊,嚴於律己,寬以待人。 由《周易·中孚》“豚魚吉,信及豚魚也”一語而來的“信及豚魚”,意思是對小豬和魚這樣微賤的東西也講信用,形容非常講信用。 語出《周易·謙》中有“初六: 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 《象》曰: 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”之語的“卑以自牧”,要求人們保持謙虛的態度,提高自身的修養。 由此可見,在人際交往方面,《周易》所提倡的是團結、忍讓、寬容、誠信和謙虛的精神。 

 
02
生存發展
 
 

 

人類究竟應如何生存如何發展,也是《周易》必須回答的問題。 《周易》涉及生存發展策略的成語特別多,主要有“自強不息”“持之以恆”“剛柔相濟”“能屈能伸”“尺蠖之屈”“龍蛇之蟄”“藏器待時”“待時而動”“見機而作”“安不忘危”防患未然”等。 自強不息”和“持之以恆”這兩條成語分別出自《周易·乾》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”和《周易·家人》“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”之語,這兩條成語強調的是進取精神對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極端重要性。 剛柔相濟”源於《周易·繫辭上》“聖人設卦觀象,繫辭焉而明吉凶,剛柔相推而生變化”之語,意思是剛強的與柔和的事物互相調劑補充,使之恰到好處。 這條成語強調的是人們在處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關係時,必須順應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,注重和諧、協調、平衡,努力做到不偏執、不過激,從而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。 《周易·繫辭下》有“往者,屈也; 來者,信也。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 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 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”之語,“能屈能伸”“尺蠖之屈”和“龍蛇之蟄”這三條成語均源於此。 能屈能伸”比喻不得志時能忍耐,得志時能施展抱負; 尺蠖之屈”比喻以退求進的策略; 龍蛇之蟄”比喻引退。  “藏器待時”和“待時而動”這兩條成語均源於《周易·繫辭下》“君子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,何不利之有”之語。 藏器待時”是比喻不急於表現才幹能力,等待施展的機會; 待時而動”是說等待有利的時機,然後行動。 見機而作”源於《周易·繫辭下》“君子見機而作,不俟終日”一語,意思是看到適當的時機就立刻行動。 安不忘危”源於《周易·繫辭下》“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,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”一語,意思是平安時不要忘記可能出現的危險。 防患未然”是由《周易·既濟》中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”一語變化而來,它所強調的是在禍患還沒有發生時就採取防備措施。 《周易》中的上述成語,構成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生存發展策略: “自強不息”和“持之以恆”的進取精神是成就人生須臾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,而“剛柔相濟”和“能屈能伸”則是實現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大智慧和總原則,在這個總原則指導下,順境時“見機而作”,逆境時“待時而動”,以及無論什麼時間不管什麼情況都必須具備“安不忘危”、“防患未然”的憂患意識。   

  
03
更新完善
 
 

 

與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就是如何加強修養、完善自我的問題。 《周易》成語中,在這方面也有許多精彩之論,主要有“反躬自省”“改過遷善”“洗心革面”等。 反躬自省”源於《周易·蹇》中“君子以反身修德”一語,指的是自我反省。 改過遷善”源於《周易·益》中“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”一語,意思是改正過失,向好的方面轉變。 洗心革面”中的“洗心”出自《周易·繫辭上》“聖人以此洗心”之語,“革面”則出自《周易·革》“小人革面,順以從君也”之語,這條成語的意思是洗去心上的污穢,改變面目。 這些成語表明,欲求更好的生存和發展,就必須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並改正過失。 
04
探索未知
 
 
  作為一部指導人生實踐的生活指南,《周易》還在如何探索未知方面,提供了許多智慧。 《周易》中,涉及探索未知的成語主要有“觸類旁通”“數往知來”“履霜之戒”等。 觸類旁通”源於《周易·繫辭下》“引而伸之,觸類而長之,天下之能事畢矣”之語,意思是接觸某事物,掌握了有關知識,可以通曉同類其他事物。 數往知來”源於《周易·說卦》“數往者順,知來者逆”之語,意思是可以根據過去推測未來。 履霜之戒”出自《周易·坤》“履霜,堅冰至”之語,意思是走在霜上就知道結冰的日子要到了,比喻看到眼前的跡象而對可能出現的情況提高警惕。

 

 

版權歸原創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

 


閱讀全文
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