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

唐詩宋詞里的十二時辰

掃碼手機瀏覽

熱門測算

中國人的祖先白天觀日、夜間觀星,根據當時的生產生活情況,將一天平均分為十二個時段。又因古人將天穹以北極星為中心劃分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個方位,他們認為太陽每晝夜繞北極星旋轉一周,分別經過這十二個方位。於是,表示十二方位的地支序數,同時也就表示了時間,從子時、丑時直至亥時,這就是十二時辰。

除了用地支計時,古人還給這十二個時辰起了富有詩意的名字:夜半、雞鳴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時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時、日入、黃昏、人定。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品讀詩詞里的十二時辰,領略時間之美。

【子時】(23點-01點)

子時,即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,這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。《左傳·哀公十六年》中的“醉而送之,夜半而遣之”是迄今所見到的,“夜半”一詞作為時間使用的最早用例。

楓橋夜泊

唐代 張繼

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

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
【丑時】(01點-03點)

丑時,即雞鳴,又名荒雞。詩經中曾多次提到“雞鳴”,如“女曰雞鳴,士曰昧旦”。而“雞鳴”一詞作時間使用,源於《春秋左傳正義》。古代,漢人將雞褒稱作“知時畜也”。贊曰:“守夜不失時,信也。”

登飛來峰

宋代 王安石

飛來山上千尋塔,聞說雞鳴見日升。

不畏浮雲遮望眼,自緣身在最高層。

【寅時】(03點-05點)

寅時,即平旦,又稱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,這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說:“其日夜之所息,平旦之氣;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”,是迄今所見到的“平旦”一詞的最早用例。後來的《史記·李將軍傳》一文也用了“平旦”這個詞,如:“平旦,李廣乃歸其大軍。”

早上五盤嶺

唐代 岑參

平旦驅駟馬,曠然出五盤。

江回兩崖斗,日隱群峰攢。

蒼翠煙景曙,森沉雲樹寒。

松疏露孤驛,花密藏回灘。

棧道谿雨滑,畬田原草干。

此行為知己,不覺蜀道難。

【卯時】(05點-07點)

卯時,即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曉、旭日等,指太陽剛剛露臉,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。“日出”一詞最初見於《詩經·檜風·羔裘》:“日出有曜,羔裘如濡。”古代官員上早朝,卯時在衙門口點名, “點卯”一詞作為上班報道的說法,沿用至今。

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

唐代 韓愈

荊山已去華山來,日出潼關四扇開。

刺史莫辭迎候遠,相公親破蔡州回。

【辰時】(07點-09點)

辰時,即食時,又名早食。這一時間,是古人吃早飯的時間。秦漢時期,民間一天只吃兩餐,以早餐為主餐。“食時”一詞,早在《禮記》中便已出現。如:“故君子仕則不稼,田則不漁,食時不力珍,大夫不坐羊,士不坐犬。”另外,《管子·弟子職》里也有運用“食時”的句子。如:“至於食時,先生將食。”

擬寒山自述 其七

宋代 釋咸靜

五更一盂粥,辰時一頓飯。晝夜兩覺眠,一日事俱辨。

毀我還自毀,贊我還自贊。是非與榮辱,紅爐赤金彈。

【巳時】(09點-11點)

巳時,即隅中,又名日禺等,是臨近中午的時候。“隅中”一詞最早出現於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至於桑野,是謂晏食;至於衡陽,是謂隅中;至於昆吾,是謂正中。”

粥罷

宋代 程珌

飯已茶三啜,隅中粥一盂。

陶然詠皇化,安用東封書。

【午時】(11點-13點)

午時,即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。此時,太陽行至中天,烈日當頭。在古代,午時是集市交易的時間,《易經·繫辭下》中記載,“日中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貨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”。《史記·司馬穰苴列傳》也說,“與庄賈約,旦日日中,會於軍門”。

菩薩蠻·初夏

宋代 王齊愈

暑煩人困妝時午。午時初困人煩暑。

新詩得酒因。因酒得詩新。

縷金歌眉舉。舉眉歌金縷。

人妒月圓頻。頻圓月妒人。

【未時】(13點-15點)

未時,即日昳,又名日跌、日央等,太陽偏西為日昳,以中天為界,與隅中相對。日昳最初作為時間名詞出現是在《史記·天官書》中:“旦至食,為麥;食至日昳,為稷。”

幽事絕句

宋代 陸遊

客生聞吠犬,草茂有鳴蛙。

日昳方炊飯,秋深始採茶。

【申時】(15點-17點)

申時,即晡時,又名日鋪、夕食等,是古時漢人吃晚飯的時段。 “晡時”始見於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篇:“(日)至於悲谷,是謂晡時。”文學作品中,古人常以“晡”字來代替“晡時”。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里:“晡時,門壞。無濟於城上請罪,進誠梯而下之。”

十二時行孝文

唐代 白居易

晡時申,父母堂前莫動塵。

縱月些些不稱意,向前小語善諮聞。

【酉時】(17點-19點)

酉時,即日入,又名日落、日沉、傍晚,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。古人將“日出”和“日入”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, “日出為晝,日入為夜。”日入始見於《春秋左傳正義》:“日入而說,許偃御右廣。”《莊子·讓王》說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遙於天地之間;而心意自得,吾何以天下為哉。”

飲酒·七

魏晉 陶淵明

秋菊有佳色,裛露掇其英。

泛此忘憂物,遠我遺世情。

一觴雖獨盡,杯盡壺自傾。

日入群動息,歸鳥趨林鳴。

嘯傲東軒下,聊復得此生。

【戌時】(19點-21點)

戌時,即黃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,此時太陽已落山,天將黑未黑。天地昏黃,萬物朦朧,故稱黃昏。屈原在《離騷》中初次使用黃昏一詞:“昔君與我誠言兮,曰黃昏以為期,羌中道而改路。”

樂游原

唐代 李商隱

向晚意不適,驅車登古原。

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。

【亥時】(21點-23點)

亥時,即人定,又名定昏等,是十二時辰中最末一個時辰。此時夜色已深,人們已經停止活動,安歇睡眠了。人定也就是人靜。“人定”最早見於《後漢書·來歙傳》:“臣夜人定后,為何人所賊傷,中臣要害。”《孔雀東南飛》有“奄奄黃昏后,寂寂人定初”的詩句。

人定

唐代 白居易

人定月朧明,香消枕簟清。

翠屏遮燭影,紅袖下簾聲。

坐久吟方罷,眠初夢未成。

誰家教鸚鵡,故故語相驚。

周易在線查詢:周易算命

本文來自專題:十二時辰對照表,十二時辰時間表查詢


閱讀全文
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