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
在端午節;我們吃粽子、懸艾草,再悠悠念一句《離騷》:“帝高陽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”,來紀念屈原。
屈原所創作的楚辭,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源頭之一。它和《詩經》一樣,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精神底色。就連現代人取名字,都講究女《詩經》男《楚辭》。
我們歷來講究取名字,既要看八字又要看五行,還要有典故出處、美好寓意。而《楚辭》里的詞語就成了很好的依據。
比如,屈原自己的名和字「正則」「靈均」就蘊含着美好的寓意。「正則」是公正有法度,品行端正。「靈均」則是靈善而均調,在正直之外不乏變通。
屈原的一名一字,體現了傳統文化里對人的完美要求,外化而內不化,既有原則,又善靈動,正是理想的人格。
我們看電視劇《甄嬛傳》,皇后閨名「宜修」,也在《楚辭》中有考。
「宜修」出自屈原《九歌·湘君》:“美要眇兮宜修,沛吾乘兮桂舟。”戀愛中的男子對心上人說,你的容顏精緻美麗,我乘着桂舟前來見你。”「要眇」指美貌,而「宜修」則是打扮得體的意思。
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先生的「信芳」二字也取自《離騷》:“不吾知其亦已兮,苟余情其信芳。”
還有詩人戴望舒,「望舒」為給月亮駕車的神。《離騷》中說:“前望舒使先驅兮,后飛廉使奔屬。”「飛廉」是風神。
《楚辭》中這種美好的詞語還有很多。比如:
「安歌」出自《九歌·東皇太一》:疏緩節兮安歌。安歌:神態安詳地唱歌。
「杜若」出自《九歌·湘君》:采芳洲兮杜若。杜若:香草名。
「承宇」出自《九章·涉江》:雲霏霏而承宇。承宇:指山中雲氣旺盛而與屋檐相承接。
「景雲」出自《七諫·謬諫》:龍舉而景雲往。景雲:濃厚而有光亮的雲。
「妙儀」出自《九嘆·遠逝》:承皇考之妙儀。妙儀:美好的法則,高妙的法度。
「菀青」出自《九嘆·憂苦》:菀彼青青。
「清和」出自《九思·傷時》:聲噭誂兮清和。清和:清美和諧。
「博衍」出自《楚辭·遠遊》:音樂博衍無終極兮。博衍:這裏形容樂聲撥打廣遠、舒展綿延的樣子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