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

怎麼來理解易學起名中用的機關

掃碼手機瀏覽

熱門測算

“用”是五個特徵之首,至關重要,這篇文章通過舉一些例子專談怎麼理解“用”。


圖片來源:

1

 用的背景 

第一組例子。

假如一個人在野外迷了路,天也快黑了,還下着雨刮著風,情形非常糟糕,這個人一定很沮喪。絕望中突然發現一棵大樹,樹底下還有一個很大樹洞,可以藏身,他就可以在樹洞中躲避風雨與黑暗,那麼這個大樹就幫忙了這個人,在這個人不知所措時候,因為大樹的原因得以藏身,這個大樹就是這個人很好的“用”。

再比如,一個人正在趕往一個重要的聚會,雖然刮著風下着雨,開着車本來也無大礙。突然發現沒法開了,前面一棵大樹,被風刮斷橫擋在路上,挪也挪不開的,繞路也沒有,僅此一條小道。那麼原本的計劃,現在就全盤亂了,這個大樹就是很壞的一個“用”。

同樣的一棵樹,出現的場景的不同,作用好壞也不同。應用到起名里,每個人八字均是一個獨特的應用場景,都帶有個人獨有的特徵,理清這個背景,就知道“用”什麼了。

2

 不同視角下的用 

再舉一組例子。

一個很有名的廚師,一把刀使用的出神入化,刀影翻飛中,各種菜品能切到薄如紙、細如絲,靠着自已精湛的刀功,他贏得了屬於自已應有的。這個刀法對於廚師是個很好的“用”。

廚師聲名遠揚,客人會慕名而來参觀廚師刀法,有一次廚師為慕名者表演切片烤鴨時,正游刃於果香四溢的鴨子時,座上的小孩子開始哇哇地大哭,怎麼哄也哄不好,一問原因,孩子說他這麼凶地把鴨子給切死了。孩子來看,這個刀法的“用”就非常不好。

這組例子可以看到,不同視角看同一個“用”,結論是不一樣的,這與各自背景直接關係。應用到孩子起名字中,選項太多不知所措時,那麼背景是一個重要參考因素。

3

 用的不一樣 

舉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。

在一次參加的佛法會快結束時,大家抽空準備茶話會的節目,時間很緊張,茶話會導演在排練我們的節目時,其中一位朋友總是出錯,次數多了之後我就特別生氣,心裏對這個人特別有意見(當然現在我倆經常一起探討交流),不經意間我突然看到組織排練節目的導演,雖然她還有其它節目等着排練,本應更着急,卻沒有一絲埋怨,仍然春風撲面,我當時受到很大的觸動,也檢討自已的心行。後來知道其修法時的精進,再看平時的情形,像鳥一樣的感覺,自由、輕安。這個佛法“用”的就非常紮實、受用、妙用。

當然我們還會看到有的人也學佛學,道理也講很好,但還是能從言語動默中,看出來被煩惱的束縛的影子,心不自由,這樣的用就稱不上“妙用”。

我選擇了一個很多人誤解為迷信的事來說,但是為什麼有的人“用”了以後身心舒暢,輕靈通透,影響他人,有些人兜兜轉轉,不得要領呢,還會引起說迷信呢?對應到起名中,“用”是個大原則,大方向,“用”的好壞高下,是要通過字的“象、數、意、音”來實現的。

4

 不一樣的“用” 

從以上三個視角來理解“用”,但並沒有講怎樣找出這個“用”,怎麼找“用”卻是另外一門學問了,要深入理解,那要通過專門的講座才可以。下一篇我們試着以一、兩個故事的形式說明一下。

“用”的解讀,也遠不止上述這些視角,如這些“用”與《道德經》裏面講的那個“用”完全不是一個意思。因為本篇的背景是易學起名,故選擇了上述幾個角度。

文章未盡之處,或深入探討,同好可在公眾號里留言,后微信交流(公眾號文章無法留言,因最初申請公眾號時未開通文章的留言功能)。

5

 妙用 

題外話,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到,一個“用”就有很多層、很細微的邏輯,這樣就更容易理解為什麼會用“精微”、“潔靜”、“科學”、“哲學”等詞形容《易經》,絕非虛言。

而且,人的一生每時每刻也都離不開“用”,至於“用”的怎麼樣,會在本“體”上以千變萬化的形成呈現出來。想要用的怎麼樣,完全在於智慧的通達,而這些道理與方法都含納在易經的“用”之中了。


閱讀全文
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