卦象:火地晉(紅日初升)
卦辭:晉(紅日初升,進階):康侯(衛康叔,衛國創始人)用錫(賜)馬蕃庶(繁衍生息),晝日三接(通捷,大捷)。
爻辭:
初六:晉如摧如(大軍勢如破竹),貞吉。罔孚(不留俘虜),裕(寬容)無咎。
六二:晉如愁(遒,逼迫)如,貞吉。受茲介福,於其王母(康侯祖母太姒si)。
六三:眾允(同晉,信服),悔亡。
九四:晉如鼫(讀食)鼠(鼯鼠,比喻小股兵偷襲),貞厲。
六五:悔亡,失得勿恤(擔憂)。往吉,無不利。
上九:晉其角(號角),維(唯,只能)用伐邑(征伐屬邑)。厲,吉,無咎,貞吝。
晉卦大概講了一個攻城拔寨,建功立業的故事。
康侯是周文王第九個兒子衛康叔,春秋時期衛國的創始人。
周文王的原配夫人太娰一共給他生了十個兒子:
長子伯邑考,次子周武王姬發,四子周公旦、三子管叔鮮,五子蔡叔度,六子曹叔振鐸,七子成叔武,八子霍叔處,九子康叔封,十子冉季載。(後面七個大家不是很熟悉)
當時是部落制,亡國不能滅種,所以周武王伐紂朝後,開始推行分封制,派自己的兒子們去看着商朝的遺老遺少。
在商朝旁邊最開始放了三個國家:衛國、鄘國和邶國。《詩經》的《邶風·靜女》,《衛風·邙》,就是這三個國家的民歌。
當時派看三弟管叔鮮,五弟蔡叔度和八弟霍叔處,這三個國家號稱「三監」。
周武王死後,兒子周成王繼位,四兒子周公輔政。三阿哥和五阿哥不服氣,他們造反了,史稱三監之亂。
在尚書里有《康誥》,《酒誥》和《梓材》三篇,是周公把衛國封給九阿哥康叔時,對他說的三段如何治理國家的話。
於是《易經》里,就有了「康侯用錫馬蕃庶」的典故。
衛康叔通過搞畜牧,衛國開始繁盛。後來衛國還出過不少牛人:比如孔子遇見的南子(衛靈公的夫人)、變法大師商鞅、變法家吳起和李悝(可以說各國變法基本都是從衛國出去的)秦始皇的乾爸爸呂不韋也是衛國人。
衛康叔的後代還出了個大奇葩:衛懿公。
《詩經》第一篇「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」,講的就是周文王和太姒的故事。
周家天子出了三個特別賢惠的后:周太王的夫人太姜、王季的夫人太任、還有文王的夫人太姒,合稱叫「三太」。
今天我們常說的太太,就是從這三太這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