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

曾仕強建議如何學易經

掃碼手機瀏覽

熱門測算

我們學《易經》,首先要搞清楚、弄明白,《易經》到底是什麼?它是怎樣的一門學問?這樣,我們才能走進《易經》的大門,探索《易經》的奧秘,把握樂天知命的無憂人生。


那麼,《易經》究竟是怎樣的一門學問呢?請大家牢牢記住這6句話,易經真的很容易!


1、易經是天人合一的學問;


2、也是精確定位的學問;


3、可以說是未來變化的學問;


4、是大家追求趨吉避凶的學問;


5、它是一門以德為本的學問;


6、易經是一門永續經營的學問。


1、易經是天人合一的學問,促使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。


自然界的變化,並非由於外在的動因所造成,而是一陰、一陽的互動、交感,產生的結果。我們是自己的主宰,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,負起全部的責任。


天那麼高,人這樣渺小,就算有了人造衛星,也很難天人合一。因為,天人合一不是在外部合一,而是將外在的世界,納入人的內心,用道德精神,來點化理想人格。透過“人”合“天”的方式,把人事問題與自然現象合起來看。從自然天道尋找人類行為的合理途徑,用模擬萬物的形態和事理來輔導眾人。天人在我們的內心合一。人的心中敬天、順天,自然天人合一。


很多人懷疑,我們的祖先有那麼高的智慧?在古老的時代,什麼科學基礎都沒有,一下子就能搞出這麼高明的易經,是怎麼做到的?


我們常說“神仙中人”、“神乎其技”、“神奇不測”。易經很可能是“神來之筆”所留下來的痕迹,透過“神道設教”,使大家逐漸“神而明之”,達成“神機妙算”的效果。只要對“神”不“神經過敏”,便能“神通廣大”地“神之又神”,過着“神怡心曠”的美好日子。


人可以大約分為兩種:一是“萬物之靈”,一為“萬物之賊”。前者能夠研究天道,探索宇宙自然的道理,把它應用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之中,換句話說,具有天地萬物合一的天人合一觀念,使人尊敬如神。後者仍然存有“人同獸爭”的舊觀念,只知道以科技代替人力,來戰勝其他動物,導致環境破壞、物種大量消失,當然是萬物之賊。


天人合一是自然界與人類和諧共存的意思,不但可以消解天人交戰的緊張與焦慮,而且能夠調和人文與科技的異質相通。在科技發達的現代,尤為重要。


易傳告訴我們,自然界的變化,並不是由於某種超然的或外在的動因所造成。它的變化,是由於宇宙的原動力,也就是陰和陽的互動、交感,可以說是天人互動、交感的結果。我們在“天定勝人”和“人定勝天”的合一中,找出“人之所以為人”的合理定位。在敬天、順天、事天的大原則下,發揮人類的潛力,謀求天下太平。


2、也是精確定位的學問,達成“新舊接軌,中西定位”的目標。


定位就是守分,每一個人都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。不應該改變的原則,必須遵循;應該改變的方式,就要適時權宜應變。有所變有所不變,才能精確定位。


位指空間、身份、地位,由下而上,一階段一階段向上提升。每一階段,都有合適的身份和地位,做好自我定位,便是我們常說的守分。萬事萬物,若是分成六大階段,分別以動、入、深、顯、靜、代來考察。配合每一段的實際狀況,採取合理的必要措施,自然順利發展。時、位和事物的性質,這三種要件,我們可以利用兩個数字,來加以標示。不但明確定位,一目瞭然,而且開啟了“把二看成三”的智慧。


當今地球村時代,大家最期待的,莫過於“新舊接軌,中西定位”。現代人的定位,最好能達到這樣的目標。


近百年來,我們飽受“求新求變”的折磨,盲目地把“新”當做進化的象徵,斷定一切舊的,都不如新的,殊不知易經的“易”字,一方面有“變易”的意思,而另一方面,也有“不易”的需求。凡是盲目求新,一味地求變,便是只看到“變易”,卻嚴重地忽略了“不易”。


不易是常則,這種變中之常,是超越時空,無所謂新舊。易經的“經”字,便是不變的道理,必須經常當做遵守的法則。我們最好明白:生活的方式可以變,而生活的法則不能變。這種持經達變的精神,有所變也有所不變,才是值得長期保持的“應變”(意思是應該變的才變,不應該變的不能變),以便找出精確的定位。


中西文化,各有不同的取向和內涵,合乎陰陽互動共存的道理。有時“東風壓倒西風”,有時“西風壓倒東風”,才符合“風水輪流轉”的法則。現代出現某些“西方文化消滅東方文化”或“東方文化融合西方文化”的主張,不符合“多元互動”的需求,顯然不可能。


易經的“易”字,另外有一個“交易”的意思。中西文化,做出合理的交易,屬於正常良好的現象。但是要求融合為一,不必要也不可能。彼此精確定位,各領風騷,才是不易的道理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,各自扮演合理的角色,以和合、和平、和諧的精神,爭做世界的主流文化。


3、可以說是未來變化的學問,把定位和時間的變遷合起來想。


未來會變化,主要的控制力量,在於我們自己的心。心想事成的先決條件,在於遵守自然規律。所以敬天、順天、事天,透過占卜來引發第六感,可以掌握未來的變化。當然,還有若干風險性,必須承擔。


伏羲氏完成了八卦的符號,原本的用意是為了造字。周文王和周公重卦寫爻辭,來闡述建國育民的哲理。為了逃過被紂王迫害的劫數,不得不以神道設教,利用占筮。孔子深知占筮的目的不在問結果,而是指引大家應當如何才妥善。我們不應該成為聽天由命的命定人,卻應該知命,來決定自己的正當途徑。孔子提倡不佔而已矣!鼓勵大家發揚易理,遵循大道而行。


定位之後,又會產生很多的變數,造成很大的干擾,必須再度定位,才能合理。易經提示很多有關反覆、往來、周流、進退、剛柔、盈虛消長、窮通變化的觀念,告訴我們未來的第一特性,是不斷變化。主要是由於自然界中的事物,本來就會擁有前面所說的陰陽兩種原動力,持續互動、交感,所以變化無窮。


易傳指出“一陰一陽之謂道”,電腦問世之後,0和1的變化無窮,構成浩瀚無邊的互聯網絡。這兩種說法是一樣的,都在描述陰(0)、陽(1)的不斷變化。


未來的變化,有一定的規律,便是我們常說的“道”。易經最基本的信念,即在整個宇宙都井然有序。有如中國人的交通,看起來雜亂無章,實際上卻亂中有序。


我們的歷史,看起來千變萬化。單單一部《三國演義》,就變化無窮。然而仔細觀看,原來和《三國演義》開頭所說的“分久必合、合久必分”,有十分密切的關係。


未來會變化,因此需要預測。但是預測得再準確,測定之後仍然會產生變化、所以測不準;既然測不準,何必要測?易經的觀念是雖然測不準還是要測,至少明白當前的處境和未來可能的變化,再加以合理的調整。對於未來的變化掌握度增高,從而使風險性大幅度降低。


占卜的功能,在這方面顯得很重要,它不是迷信,而是透過占卜的過程,引發我們的第六感,然後據以做出判斷,以求合理的選擇,目的仍然在於趨吉避凶,別無他意。


4、是大家追求趨吉避凶的學問,使我們明白是非,做好正確的選擇。


心想事成,決定未來的變化。我們透過卦象和卦辭,力求趨吉避凶,以減少“早知道”的遺憾。人生下來就有命,有定數,卻可以改變。所以選擇自己所要走的路,十分重要。


趨吉避凶,是心想事成的結果。大家都有這樣的要求,是人之常情。由悔而吉,真心改過最要緊。口是心非,那就由吝趨凶了。從時空的變動,找出相應的力量。感應良好,自然易於趨吉避凶。重卦的上下卦,各有三爻,彼此之間承或乘,要看清楚。自己憑良心、立公心,可以感應他人的良心和公心。致中和,行中道,凡事求合理,用理智指引感情,自然趨吉避凶。


我們常說:“萬金難買早知道。”意思是宇宙的秩序,是有機的,並不是机械的。“一切有定數”的真實意義,在於“不想改變時,依照原有的定數,循序漸進;想要改變時,原有的定數可以改變”,其中的變或不變,其實也是一種定數。換句話說,我們如果發揮自由意志,可以做出有效的改變,和“創造論”的主張十分接近;若是放棄自由意志,完全聽從命運的擺布,那就成為“命定論”的一員,怨不得天,也尤不得人。


易經透過卦象和卦辭,提示我們趨吉避凶的道理,宇宙萬象,實際上都遵守一定的軌道,並且各有一定的限度。這一定的軌道和限度,便是易經的不易法則。我們在“變易”的現象中,找出“不易”的法則,自然對於本末、先後、輕重、緩急,有合理的辨別,據以做出正確的選擇,期能趨吉避凶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時常聽說“早知道,我就不會這樣做”、“早知道有今天,我當時就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”之類的感嘆,實際上就是不明事理,難以趨吉避凶的不良後果。吉凶往往是後來才呈現出來的結果,並不是事先能掌握的。所以研究易理,尋找趨吉避凶的途徑,成為研讀易經的重要目的之一。


人一生下來,便有命。如果連命都沒有,怎麼活得了?但是命不是直線的,而是多重選擇的。人生的命運,決定於自己的選擇。我們才是自己的主宰,經由慎重的選擇來趨吉避凶,便是最有效的改命途徑,人人都走得通。


5、也是一門以德為本的學問,道德修養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。


降低風險性的最佳方式,其實不是買保險,而是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,多做善事,多積德。我們的向上(善)心,上(善)進心,最好多加發揚。以德為本,是做人的不二法門。


宇宙萬事萬物,各有不同本性。然而不同之中,必有共同的通性。物質方面,個別差異很大。各有不同需求,各有各的表現。只有仁是萬事萬物的共通需求,仁則生,不仁就麻木而枯死。仁是我所固有的,也是萬物所固有的,仁不是固定的德目,而是道德的根本。做人必須不厭不倦,終生追求仁德。所以道德修養是做人的共同根本。透過道德修養,可以通天道和地道,人道的價值,也因此而長久宏大。


易經所用的辭句,大多隱晦不明。歷來各家解釋,又多牽強附會。讀易經有如解謎語,以致許多人敬而遠之。


實際上,易經的最高指導原則,就在“積善之家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”(坤卦文言)。意思是多做好事,積累善行的人家,一定有充裕的喜慶;常做壞事積累惡行的人家,一定會留禍殃給後代子孫。這一句話,有如現代我們的交通信號燈,綠色通行而紅色停止,是不需要證明,自然如此的。如果懷疑這一句話的真實性,恐怕再努力研習易經,也是枉費時間和精力,毫無用處。


占卜得再精準,選擇得再正確,也不能保證效果必然良好。這當中的變數,主要是品德修養善或不善。


繫辭上傳接着一陰一陽之謂道,便指出繼之者善也。一陰一陽的相互對應和作用,是萬物的根本,我們把它叫做道。繼承道的開創萬物,便是善。


中國人自古以來,普遍具有高度的上進心,也就是向上心。上和善同音,我們可以說成善進心或向善心。人人都有向善的善進心,不必向外尋求。我們一方面以人為本,一方面以德為本,便是把道德修養看成做人的根本。


繫辭下傳指出:天地最偉大的德性,是化生萬物。聖人最珍貴的,是崇高的地位。憑什麼來保持呢?用仁德和道義。人類在食色兩種本能之外,還有仁義,成為和一般動物不一樣的特性。德本財末、德本才末,對現代人一切向錢看,而又特別重視才能來說,應該顯得十分有意義。


6、易經是一門永續經營的學問,宇宙人生都應該生生不息,繼舊開新。


把一陰一陽之謂道和繼之者善也,透過家庭和運作,體會中和之道,以化解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衝突,促使和平與發展的相輔相成,應該是人類永續經營的有效途徑。


現代社會要求永續經營,唯有和平發展這一條途徑。兩者缺一,就沒有希望。不是同歸於盡,便是一起餓死。人人必須下定決心,只要我活着,就不讓人類毀滅。死了以後怎麼辦?活着的人自己要想辦法。多研讀大象、小象,對卦名也要多加玩味。先求通天下之志,才能成天下之務。


易經的宇宙觀,把宇宙看做有機的整體,生生不已。易經的八卦,代表宇宙的大家庭的基本成員:乾象征父親,坤表示母親;震為長子,坎為次子,艮為幺兒子;巽為長女,離為次女,而兌為幺女兒。這乾、坤、艮、兌、震、巽、坎、離,相當於宇宙家庭的一家八口。成員雖然不多,卻能夠相互交感而繼續孿生繁殖,生生不息。


生生不息用現代話來說,叫做永續經營。不但我們這一代要過得好,也要讓後代子孫能夠過好的生活。今天的環境保護、生態保持以及節能減耗,都是人類生活永續經營的必要措施。易經指出八卦相乘,化為六十四卦,代表生生不息,基本原則即在“致中和”。


當今地球村時代,和平與發展必須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“和”的思想,不能只是一種願望,祈求或理念,應該落實在現實生活中。唯有“和而不同”,才能有效化解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衝突和抗爭。世界要和平、人民要合作、國家要發展、社會要進步,人類就非努力致中和不可。


近四百年來,由西方主導,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價值取向、文化目標、普世要求,已經造成科技發展、經濟成長和文明交會失去控制的亂局、致使地球村能源被浪費、自然生態被破壞、社會正義被漠視、弱勢族群被欺壓。地球村想要永續經營、必須發揚易經的精神,才有希望。


既濟卦之後,出現未濟卦,象徵生生不息,終而復始。天地之大德曰生,人類卻需要自己致中和,才能獲得天佑。



閱讀全文
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