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

易經是講什麼的

掃碼手機瀏覽

熱門測算

《易經》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,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。包括《連山》、《歸藏》、《周易》三部易書,其中《連山》和《歸藏》已經失傳,現存於世的只有《周易》。


《易經》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”,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,蘊涵含着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,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。


《易經》長期被用作“卜筮”。“卜筮”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,而《易經》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。《易經》含蓋萬有,綱紀群倫,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;廣大精微,包羅萬象,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。


其內容涉及哲學、政治、生活、文學、藝術、科學等諸多領域,是群經之首,儒家、道家共同的經典。




擴展資料:


不管是在傳統時代,還是在現代社會,不管是學院派,還是江湖派,各種各樣對於《易經》的解釋,其實都和普通人無關,這恰恰是對《易經》最大的誤解。《易經》本來就是普通人學問。


顧炎武曾說‘三代以上,人人皆知天文。‘七月流火’,農夫之辭也;‘三星在戶’,婦人之語也;‘月離於畢’,戍卒之作也;‘龍尾伏辰’,兒童之謠也’。意思是說這些典籍里的名詞,看起來艱深古奧,其實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用語。


顯然,這句話說的是三代以前,三代指的是夏商周,那個時代的普通人,對於天文曆法都很熟悉,而天文曆法,恰恰是《易經》一個很關鍵的立足點。



閱讀全文
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