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

易經怎樣入門

掃碼手機瀏覽

熱門測算

學習易經如何入門


《易傳》大致作於戰國中、晚期,把它和當時的學術界思潮聯繫起來,就可以看出它是對儒、道等學派思想的綜合,同時也啟迪了後來的思想家。在《易傳》之前,儒家學派是很少把天道和人道聯繫起來談的,孔子“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”《論語·公冶長》一部《論語》,多講人倫之道,不過孔子也說過:“巍巍乎,唯天為大,唯堯則之。”《論語·泰伯》似乎開了《易傳》比德天地的先河。


儒家的亞聖孟子雖認為天賦人之善性,但他以性善為基礎建立自己的政治、倫理學說,並不援天道以為證。到了和《易傳》大致同時的先秦最後一位儒學大師荀況,則明確區分了天地之道和人道,他說:“先王之道,仁之隆也,比中而行之。曷謂中?曰:禮義是也。


道者,非天之道,非地之道,人之所以道也,君子之所道也。”《荀子·儒效》相對於儒家而言,道家學派尤其是《老子》中對天地之道和人道的內容和關係都有過相當精細的論述。在天地之道和人道的關係上《老子》認為人道應以天地之道為準,《老子·第二十五章》說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《老子》中對自然的天地之道和現實的人道作了嚴格的區分,他否定現實的人道,要求理想的人道應以天地之道為歸依。《老子·第五章》說:“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”在這段話里,《老子》要求聖人效法天地的不仁、無情意,方才合乎天道。《老子·第七十七章》說:“天之道,猶張弓者也,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,有餘者損之,不足者補之。


故天之道,損有餘而益不足。人之道則不然,損不足而奉有餘。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?唯有道者乎?是以聖人為而弗有,成功而弗居也。”在這段話的前半部分,《老子》抨擊了人道而頌揚了天道,在後半部分則明確要求人道效法天道。比較《老子》和《易傳》,就會發現在要求人道效法天道上,二者是相同的。但二者又有很大的區別,《老子》嚴格區分了自然無為的天地之道和人為的、有情意的人道,它肯定前者而否定後者,正是在這一點上,《易傳》不同於《老子》,它不否定有情感、有造作的人道,認為《老子》所述的天地之道和人道都是天地之道中的內容,《易傳》中的《彖傳》、《象傳》和《文言傳》分別從認知和情感兩方面去把握自然的天地,在天地之道中注入了儒家學派道德哲學的內容。


實際上,任何有關天地之道的認識,都無法擺脫人類自身價值觀念的影響,不管是從目的上還是從認識的過程上看,人都永遠無法純客觀地面對作為客體的自然的天地。《老子·七十九章》說:“夫天道無親,恆與善人。”它也同樣肯定了宇宙應該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,儘管現實並不常常如此。



閱讀全文
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