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

中庸翻譯及原文

掃碼手機瀏覽

熱門測算

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。中庸全文分為33間,為《四書五經》中的四書之一,裡面包含的孔子的名言。本站將分四篇連載“四書五經”之《中庸》全文、譯文及註釋

  《中庸》原來也是《禮記》中的一篇,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(前483-前402)之手。據《史記·孔於世家》記載,孔子的兒子名叫孔鯉,字伯魚;伯魚的兒子名叫孔伋,字子思。孔子去世后,儒家分為八派,子思是其中一派。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。從師承關係來看,子思學於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,孟子又學於子思;從《中庸》和《孟子》的基本觀點來看,也大體上是相同的。所以有“思孟學派”的說法。後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為“述聖”。不過,現存的《中庸》,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,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后不久。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於《大學》,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為題,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為題了。

  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《中庸》的著作,《漢書·藝文志》載錄有《中庸說》二篇,以後各代都有關於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絕。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的《中庸章句》,他把《中庸》與《大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合在一起,使它成為“四書”之一,成為後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。

  朱熹認為《中庸》“憂深言切,慮遠說詳”,“歷選前聖之書,所以提挈綱維,開示蘊奧,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。)(《中庸章句·序》)並且在《中庸章句》的開頭引用程頤的話,強調《中庸》是“孔門傳授心法”的著作,“放之則彌六合,卷之則退藏於密”,其味無窮,都是實用的學問。善於閱讀的人只要仔細玩味,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。

  程頤的說法也許有些過頭,但《中庸》的確是內容豐富,不僅提出了“中庸”作為儒家的最高道德標難,而且還以此為基礎討論了一系列的問題,涉及到儒家學說的各個方面。所以,《中庸》被推崇為“實學”,被視為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典,這也絕不是偶然的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

  【原文】

  天命之謂性(1),性之謂道(2),修道之謂教。

  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(3)。故君子慎其獨也。

  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(4);發而皆中節(5),謂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致(6)中和,天地位焉,萬 物育焉。 (第1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天命:天賦。朱熹解釋說:“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,氣以成形,而理亦賦焉,猶命令也。”(《中庸章句》)所以,這裏的天命(天賦)實際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稟賦,並無神秘色彩。(2)率性:遵循本性,率,遵循,按照, (3)莫:在這裡是“沒有什麼更……”的意思。見(xian):顯現,明顯。乎:於,在這裡有比較的意味。(4)中(zhong):符合。(5)節:節度法度。 (6)致,達到。

  【譯文】

 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“性”,順着本性行事叫做“道”,按照“道”的原則修養叫做“教”。

  “道”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,如果可以離開,那就不是“道”了。所以,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,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。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,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。所以,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。  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,叫做“中”;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,叫做“和”。“中”,是人人都有的本性;“和”,是大家遵循的原則,達到“中和”的境界,天地便各在其位了,萬物便生長繁育了。

  【讀解】

  這是《中庸》的第一章,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,強調在《大學》裏面也闡述過的“慎其獨”問題,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,真心誠意地順着天賦的本性行事,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。

  解決了上述思想問題后,本章才正面提出“中和”(即中庸)這一範疇,進入全篇的主題。

  作為儒學的重要範疇之一,歷來對“中庸”有各種各樣的理解。本章是從情感的角度切入,對“中”、“和”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釋。按照本章的意思,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,心中是平靜淡然的,所以叫做“中”,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,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。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,有節度,這就叫做“和”。二者協調和諧,這便是“中和”。人人都達到“中和”的境界,大家心平氣和,社會秩序井然,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。

  本章具有全篇總綱的性質,以下十章(2-11)都圍繞本章內容而展開。

  《中庸》原來也是《禮記》中的一篇,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(前483-前402)之手。據《史記·孔於世家》記載,孔子的兒子名叫孔鯉,字伯魚;伯魚的兒子名叫孔伋,字子思。孔子去世后,儒家分為八派,子思是其中一派。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。從師承關係來看,子思學於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,孟子又學於子思;從《中庸》和《孟子》的基本觀點來看,也大體上是相同的。所以有“思孟學派”的說法。後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為“述聖”。不過,現存的《中庸》,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,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后不久。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於《大學》,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為題,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為題了。

  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《中庸》的著作,《漢書·藝文志》載錄有《中庸說》二篇,以後各代都有關於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絕。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的《中庸章句》,他把《中庸》與《大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合在一起,使它成為“四書”之一,成為後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。

  朱熹認為《中庸》“憂深言切,慮遠說詳”,“歷選前聖之書,所以提挈綱維,開示蘊奧,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。)(《中庸章句·序》)並且在《中庸章句》的開頭引用程頤的話,強調《中庸》是“孔門傳授心法”的著作,“放之則彌六合,卷之則退藏於密”,其味無窮,都是實用的學問。善於閱讀的人只要仔細玩味,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。

  程頤的說法也許有些過頭,但《中庸》的確是內容豐富,不僅提出了“中庸”作為儒家的最高道德標難,而且還以此為基礎討論了一系列的問題,涉及到儒家學說的各個方面。所以,《中庸》被推崇為“實學”,被視為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典,這也絕不是偶然的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

  【原文】

  仲尼曰(1):“君於中庸(2),小人反中庸。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時中。小人之中庸也(3),小人而無忌憚(4)也。… (第2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仲尼:即孔子,名丘,字仲尼。(2)中庸:即中和。庸,“常”的意思。(3)小人之中庸也:應為“小人之反中庸也”。(4)忌憚:顧忌和畏懼。

  【譯文】

  仲尼說:“君子中庸,小人違背中庸。君於之所以中庸,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,無過無不及;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,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,專走極端。”

  【讀解】

 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經問孔子:“子張和子夏哪一個賢一些?”孔子回答說:“子張過分;子夏不夠。”子貢問:“那麼是子張賢一些嗎?”孔子說:“過分與不夠是一樣的。”(《論語·先進》)

  這一段話是對“君子而時中”的生動說明。也就是說,過分與不夠貌似不同,其實質卻都是一樣的,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處,如宋玉筆下的大美人東家之子:“增之一分則太長,減之一分則太短;著粉則太白,施朱則太赤。”(《登徒子好色賦》)

  所以,中庸就是恰到好處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最高的道德標準

  【原文】

  子日,“中庸其至矣乎!民鮮能久矣(1)!”(第3章)

  【註釋】

  ①鮮:少,不多。

  【譯文】

  孔子說:“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!大家缺乏它已經很久了!”

  【讀解】

  正因為它是最高的德行,最高的道德標準,所以,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實行它。這正如我們要求“大公無私”,很少有人能做到,提出“國家、集體、個人利益三兼顧”,就比較容易做到了。要求“跑步進入共產主義”難以做到,提出“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”,實現“小康”,這就比較容易做到了。

  這樣說來,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為一種理想的道德規範而加以提倡呢?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誰能食而知其味?

  【原文】

  子曰:“道(1)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,知者(2)過之,愚者不及也。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:賢者過之,不肖者(3)不及也。人莫不飲食也,鮮能知味也。”(第4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道:即中庸之道。(2)知者:即智者,與愚者相對,指智慧超群的人。知,同“智”,(3)不肖者:與賢者相對,指不賢的人。

  【譯文】

  孔子說:“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,我知道了:聰明的人自以為是,認識過了頭;愚蠢的人智力不及,不能理解它。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,我知道了: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: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。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,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嘗滋味。”

  【讀解】

  還是過與不及的問題。正因為要麼太過,要麼不及,所以,總是不能做得恰到好處。而無論是過還是不及,無論是智還是愚,或者說,無論是賢還是不肖,都是因為缺乏對“道”的自覺性,正如人們每天都在吃吃喝喝,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樣,人們雖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事,但由於自覺性不高,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做得過了頭就是做得不夠,難以達到“中和”的恰到好處。所以,提高自覺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關重要的一環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隱惡揚善,執兩用中

  【原文】

  子日:“舜其大知也與!舜好問而好察邇言(1),隱惡而揚善,執其兩端,用其中於民。其斯以為舜乎(2)!”(第6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邇言,淺近的話。邇,近。(2)其斯以為舜乎,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!其,語氣詞,表示推測。斯,這。“舜”字的本義是仁義盛明,所以孔子有此感嘆。

  【譯文】

  孔子說:“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!他喜歡向人問問題,又善於分析別人淺近話語里的含義。隱藏人家的壞處,宣揚人家的好處。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他都掌握,採納適中的用於老百姓。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!”

  【讀解】

  隱惡揚善,執兩用中。

  既是不偏不倚、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,又是傑出的領導藝術。

  要真正做到,當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。

  困難之一在於,要做到執兩用中,不僅要有對於中庸之道的自覺意識,而且得有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識見。

  困難之二在於,要做到隱惡揚善,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寬容的氣度。對於一般人來說,不隱你的善揚你的惡就算是謝天謝地了,豈敢奢望他隱你的惡而揚你的善!

  如此看來,僅有大智慧都還不一定做得到隱惡揚善,還得有大仁義才行啊。

  大智大仁的舜帝畢竟只有一個,不然的話,孔聖人又怎麼會感嘆又感嘆呢?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聰明反被聰明誤

  【原文】

  子日:“人皆日:‘予(1)知。’驅而納諸罟擭陷階之中(2),而莫之知辟也(3)。人皆曰:‘予知。’擇乎中庸,而不能期月(4)守也。”(第7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予:我。(2)罟(gu):捕獸的網。擭(huo):裝有機關的捕獸的木籠。(3)辟(bi):同“避”。(4)期月:一整月。

  【譯文】

  孔子說:“人人都說自己聰明,可是被驅趕到羅網陷階中去卻不知躲避。人人都說自己聰明,可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時間也不能堅持。”

  【讀解】

  聰明反被聰明誤。

  自以為聰明失好走極端,走偏鋒,不知適可而止,不合中庸之道,所以往往自投羅網而自己卻還不知道。

  另一方面,雖然知道適可而止的好處,知道選擇中庸之道作為立身處世原則的意義。但好勝心難以滿足,欲壑難填,結果是越走越遠,不知不覺間又放棄了適可而止的初衷,背離了中庸之道。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樣,連一個月都不能堅持住。

  賭博也好,炒股票也好,貪污受賄也好,這類現象不都是常見的嗎?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牢牢抓住不要放棄

  【原文】

  子日:“回(1)人也,擇乎中庸,得一善,則拳拳服膺(2)而弗失之矣。” (第8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回:指孔子的學生顏回。(2)拳拳服膺:牢牢地放在心上。拳拳,牢握但不舍的樣子,引申為懇切。服,著,放置。膺,胸口。

  【譯文】

  孔子說:“顏回就是這樣一個人,他選擇了中庸之道,得到了它的好處,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,再也不讓它失去。”

  【讀解】

  這是針對前一章所說的那些不能堅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。

  作為孔門的高足,顏回經常被老師推薦為大家學習的榜樣,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。

  一旦認定,就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。

  這是顏回的作為,也是孔聖人“吾道一以貫之”(《論語·里仁》)的風範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白刃可蹈,中庸難得

  【原文】

  子曰,“天下國家可均也(1),爵祿可辭也(2),白刃可蹈(3)也,中庸不可能也。”(第9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均:即平,指治理。(2)爵,爵值,祿:官吏的薪俸。辭:放棄。(3)蹈:踏。

  【譯文】

  孔子說:“天下國家可以治理,官爵傣祿可以放棄,雪白的刀 刃可以踐踏而過,中庸卻不容易做到。”

  【讀解】

  孔子對中庸之道持高揚和捍衛態度。事實上,一般人對中庸的理解往往過於膚淺,看得比較容易。孔子正是針對這種情況有感而發,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湯蹈火,治國平天下還難的境地。其目的還是在於引起人們對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視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什麼是真正的強?

  【原文】

  子路問強(1)。子曰:“南方之強與?北方之強與?抑而強與?(2)寬柔以教,不報無道(3),南方之強也,君子居之(4)。衽金革(5),死而不厭(6),北方之強也,而強者居之。故君子和而不流(7),強哉矯(8)!中立而不倚,強哉矯!國有道,不變塞焉(9),強哉矯!國無道,至死不變,強哉矯!”(第10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子路:名仲由,孔子的學生。(2)抑:選擇性連詞,意為“還是”。而:代詞,你。與:疑問語氣詞。(3)報:報復。(4)居:處。(5)衽:卧席,此處用為動詞。金:指鐵制的兵器。革:指皮革製成的甲盾。(6)死而不厭:死而後已的意思。(7)和而不流:性情平和又不隨波逐流。(8)矯:堅強的樣子。 (9)不變塞:不改變志向。

  【譯文】

  子路問什麼是強。孔子說:“南方的強呢?北方的強呢?還是你認為的強呢?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,人家對我蠻橫無禮也不報復,這是南方的強,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這種強。用兵器甲盾當枕席,死而後已,這是北方的強,勇武好鬥的人就具有這種強。所以,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,這才是真強啊!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,這才是真強啊!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,這才是真強啊!國家政治黑暗時堅持操守,寧死不變,這才是真強啊!”

  【讀解】

  子路性情魯莽,勇武好鬥,所以孔子教導他:有體力的強,有精神力量的強,但真正的強不是體力的強,而是精神力量的強。精神力量的強體現為和而不流,柔中有剛;體現為中庸之道;體現為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,寧死不改變志向和操守。

  “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。”(《論語·子罕》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強。

  “砍頭不要緊,只要主義真。殺了夏明翰,自有後來人。”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強。

  說起來,還是崇高的英雄主義,獻身的理想主義。

  不過,回到《中庸》本章來,孔子在這裏所強調的,還是“中立而不倚”的中庸之道,儒學中最為高深的道行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正道直行,默默無聞也不後悔

  【原文】

  子曰:“素隱行怪(1),後世有述焉(2),吾弗為之矣。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廢,吾弗能已矣(3)。君子依乎中庸,遁世不見知而不悔(4),唯聖者能之。”(第11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素:據《漢書》,應為“索”。隱:隱僻。怪:怪異。(2)述:記述。(3)已:止,停止。(4)見知:被知。見,被。

  【譯文】

  孔子說:“尋找隱僻的歪歪道理,做些怪誕的事情來欺世盜名,後世也許會有人來記述他,為他立傳,但我是絕不會這樣做的。有些品德不錯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,但是半途而廢,不能堅持下去,而我是絕不會停止的。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,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,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得到。”

  【讀解】

  鑽牛角尖,行為怪誕,這些出風頭、走極端欺世盜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規範,自然是聖人所不齒的。

  找到正確的道路,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來,這也是聖人所不欣賞的。

  唯有正道直行,一條大路走到底,這才是聖人所讚賞並身體力行的。

  所以,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”(屈原)這是聖人所讚賞的精神。   “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”(諸葛亮)這也是聖人所讚賞的精神。

  以上幾章從各個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論反覆申說第一章所提出的“中和”(中庸)這一概念,弘揚中庸之道,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

  君子之道費而隱

  【原文】

  君子之道費而隱(1)。夫婦(2)之愚,可以與知焉(3),及其至也,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。夫婦之不肖,可以能行焉,及其至也,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。天地之大也,人猶有所憾。故君子語大,天下莫能載焉;語小,天下莫能破焉(4)。《詩》雲:“鳶飛戾天,魚躍於淵(5)。”言其上下察也(6)。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婦(7),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。(第12章)

  【註釋】

  (1)費:廣大。隱:精微。(2)夫婦:匹夫匹婦,指普通男女。(3)與:動詞,參与。 (4)破:分開。 (5)鳶飛戾天,魚躍於淵:引自《詩經·大雅·旱麓》。鳶,老鷹。戾,到達。(6)察:昭著,明顯。 (7)造端:開始。

  【譯文】

  君子的道廣大而又精微。普通男女雖然愚昧,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;但它的最高深境界,即便是聖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,普通男女雖然不賢明,也可以實行君子的道,但它的最高深境界,即便是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。大地如此之大,但人們仍有不滿足的地方。所以,君子說到“大”,就大得連整個天下都載不下;君子說到“小”,就小得連一點兒也分不開。《詩經》說:“鳶鳥飛向天空,魚兒跳躍深水。”這是說上下分明。君子的道,開始於普通男女,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卻昭著於整個天地。

  【讀解】

  這一章另起爐灶,回到第一章“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”進行闡發,以下八章(13一20)都是圍繞這一中心而展開的。

  正因為道不可須臾離開,所以,道就應該有普遍的可適應性,應該“放之四海而皆準”,連匹夫匹婦,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,可以學習,也可以實踐。

  不過,知道是一回事,一般性地實踐是一回事,要進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。所以,道又必須有精微奧妙的一方面,供德行高,修養深的學者進行深造,進行創造性的實踐。

  如此兩方面的性質結合起來,使道既廣大又精微,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,既下里巴人又陽春白雪,說到底,是一個開放的、兼容的、可發展的體系。

  道是如此,世界上的許多事情也都是如此。說到唱歌,卡拉0K誰都可以來上幾句,但要唱出歌星級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  說用電腦打字,坐下來一兩個小時,一個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來,可要成為電腦專家就是另一回事了。說到下棋,知道下棋規則,棋癮大得不可思議的人滿街都是,可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  諸如此類,不勝枚舉。凡事都有一知半解與精通的區別,匹夫匹婦與“聖人”的分別也就在這裏。




閱讀全文

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