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小故事 职场故事 正文

出來混,早晚要還

處理根本

出來混,早晚要還

時間:2014-02-19 作者:天天故事 編輯:小故事

       經由媒體曝光,唐駿學歷的事兒擺上桌面,他認可結業的美國西太平洋大學屬於“三流大學,說四流也可以”,其他不置能否。實在以他的能力,做什麼都應當做得不錯,這種畫蛇添足的事照樣不做的好。

   記得N年前一次開會,嚮導說,有個做生意的老闆提出捐150萬元,讓我們授予他“聲譽教授”稱謂。150萬元,在那時是很大一筆錢,而“聲譽教授”的稱謂也不用發人為、不佔體例,挺誘人的。只是這“生意”就地被老教授否決了:“他誰人保健產物沒啥科技含量,授予他哪種學科的教授?咱們可不能賣職稱,壞了名聲。”厥後聽說,那老闆把錢捐給自己家鄉的一所大學了,也當上了“聲譽教授”。現在那老闆已經銷聲匿跡,否則媒體要翻他的歷史,也許會有猛料。

   在我們單元,博士各處都是,現在進人非博士都不任命。效果行政部門也來了年輕的博士,不外做的是填表、通知開會、接電話、折騰數據的活兒,我以為,這是教育資源的偉大虛耗。而且由於學歷拉不開檔次,導致每年評職稱競爭猛烈,晦氣於留住人才。現在,由於手藝職稱對學歷、論文啥的要求相對低,已經有人寧願從研究系列轉為手藝系列,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,都是讓學歷給鬧的。

   中國人推行現實主義,老話說“英雄不問出處”。與其死乞白賴造個假文憑,不如踏紮實實學門手藝。人有專長,就像飯館有“招牌菜”“一招鮮、吃遍天”。

   我有其中學男同硯,上學時由於“掛紅燈”太多,害我們班評不上優異,“影響先生年終獎”,經常被先生點名指斥。他沒考上大學,只上了技校,這在那時是下下策。一晃很多多少年已往,同硯聚會,就數他最忙,手機一直響,全是十萬急切:“您在哪兒,我們這就派車接,您再不來就得停產了。”一探問,他在技校學的是電焊,從結業起就沒換過事情,幾十年踏紮實實地做,現在竟成了遠近著名的“焊王”。人家的鍋爐、管道、裝備出了問題,他敲一敲、瞄一瞄,就知道問題在那裡。問收入?我們聚會,每人交100元,他脫手就是1000元,比當總裁的都愉快。

  假的就是假的。民眾人物不要隨便編造神話,穿幫了會死得很難看,出來混,總是要還的。


    受益終生的一門課

    相關推薦